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及演出,冯俐编剧、查明哲导演的原创大戏《中华士兵》经过前后近三年的筹备、文本八易其稿,近两个月艰苦排练,前后多日舞台机械和多媒体声光合成,日前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进行内部试演。48名演员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内恢弘地全景再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抗战的英雄史诗,塑造出中国人高贵的英雄群像。
视角新颖呈现正面战场 格局广阔讲述全民抗战
《中华士兵》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的第二年,山西中条山地区国军殊死抵抗日寇疯狂入侵、浴血奋战,在兵力和粮草短缺之时为保存人性之伟大、血肉之刚强、气节之高贵,宁投母亲河怀抱不投降,中华儿郎和中华河山共一体,华夏子孙与神州大地同命运,凝练出强烈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全剧以诗化的叙述方式,真实再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正义史诗。
查明哲导演将编剧冯俐在《中华士兵》剧作中悉心呈现出的三条主体脉络一气呵成地磅礴呈现在话剧舞台上,将地域文化特点融入全剧丰富而统一的美学表达中。编剧独特设置的戏中戏也颇具特色,将“杨家将”举家上阵御敌的故事融入到主线当中,两相照应。《中华士兵》以深邃、苍凉、沉浑的叙述气质,以情以汗以泪以不甘泯灭的记忆,还原了一个伟大民族曾经的底色。
细节深入描摹丝丝入扣 人物丰沛流转生生不息
中国国家话剧院为《中华士兵》举全院之力,调动了剧院诸多实力演员,更通过数论面试遴选出多名“黄河冷娃”,近50名演员演绎出了真实历史中千余名中华士兵的雄浑气势。何瑜、徐卫、宗平、翟小兴、王新、李梦男、邹一正、陈希光、高发、陈强、王楠、吕毅、唐黎明、刘丹、赵芮、吕静等实力演员通过“集结、别离、论生、赴死”四个段落篇章,展现了一个个家庭、一组组人物对于战争的态度。这凝练着真实历史中千余人人物面貌的近50个角色,耗费了编剧冯俐近一年时间进行大量的资料阅读、史料考证、筛选组合、融合升华,形成了如今《中华士兵》近10组人物关系,其中不乏恋人、父子、祖孙、兄弟、母子等情感关系,戏班子演员、乡绅、军属等年代中独特的中国标签更是充沛了全剧的人物关系,在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东方战场、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的“自认度”达到了新的阶段,展现出此类创作中“中国面孔”的非凡气度。
全剧中作为意象的独特表达,“走向黄河”这条脉络在“集结”、“别离”、“论生”、“赴死”四幕中交融呈现,写实和写意交错并行,通过“黄河冷娃”在宋旅长等人物的带领下欣然赴死,获得永生。
从舞台表现不难看出,近20名从全国各地遴选而来的演员通过时而诗意、时而真实的肢体表达和形体塑造将全剧从写实的基础上烘托到了写意高点,在独特的转换和跳脱中呈现了丝丝入扣的细节和生生不息的情怀。
在剧作坚实、人物塑造丰沛的基础上,《中华士兵》将查明哲的导演艺术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中华士兵》的舞台呈现行云流水,大气磅礴,通过坚实丰沛的人物处理《中华士兵》对于舞台、制作、多媒体、音响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如今话剧舞台上的最高要求,全组创作人员近百人,导演对于各个技术部门的调度是史无前例的。在最终的呈现上,查明哲导演实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片浪花一儿郎”的独特意象,将母亲河搬上话剧舞台,利用声光技术还原“黄河之水天上来”。全剧尾声,扑向黄河的中华士兵们在渐渐涌起的河水中渐渐消失,诗化地将悲壮和深情烘托到了高潮。
该剧完成合成和内部试演后将进驻保利剧院,为9月3日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当天的盛大公演做最后阶段的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