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之歌》根据著名的《安妮日记》改编。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人公安妮和家人由于自己的犹太人身份被迫害,不得不藏进王子河畔的"秘密小屋"。在这间庇护所里他们度过了两年的艰难岁月:不可以出门,不可以让纳粹发现一丝一毫的痕迹。年仅14岁的安妮把自己的心事都交付给了她的日记本,她甚至给它取了名字"凯蒂"。她对凯蒂诉说自己的生活点滴、对战争的思考和对死亡的恐惧。当然还有对生的希望和少女心事。 菲利普选取日记中七个生活片段,打磨成一部晶莹剔透的法式审美作品。这里有少女安妮天真烂漫的幻想,亦有屠杀近在门边的恐惧。她在孤独的夜晚写作,她对平凡幸福的渴盼令纸面发烫。你将直视她的双眼,看见对生命最简单幸福的渴盼,那眼神将穿透重重时光向你望过来,不远处隐约还能听到开往奥斯维辛的火车的汽笛声。在这炙热的、充满绝望也包含希望的眼神里你会想起什么?与这束目光的交会会激发与传递什么?等你来揭晓答案。 演职人员
导演:菲利普·比佐 (Philippe Bizot) 1962年,八岁的比佐因偶然观赏了默剧大师马赛尔o马尔索的表演而与默剧结下了不解之缘。1972年,18岁的比佐希望拜法国著名默剧演员让·路易·巴侯为师,然而在看完比佐的演出后,巴侯竟说:"你不需要老师,可以出师了。"1974年,20岁的比佐获得巴黎国际默剧大赛的金奖。 从那时起,他便忙于穿梭世界各地,向成千上万的人们-孩童,残疾人,聋哑人和自闭症患者--表演和传授默剧。菲利普·比佐先后在法国波尔多、马赛、美国、黎巴嫩,玻利维亚和巴基斯坦开办了自己的哑剧学院。30年的巡回演出,菲利普·比佐的角色在教师,导演和哑剧演员中转换。如今,他已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默剧表演艺术家,也是蓬蒿剧场受欢迎的驻场艺术家之一,他的每一轮演出几乎场场爆满,造成"一票难求"的盛况。他被称为"活跃的静修士","孤独的动作诗人",却自称--"疯狂的天才"。他说,"默剧是我的生命,我的语言,我的音乐,我的歌曲,我将会快乐……"
|